close
你若單刀直入,他可能會充耳不聞或直接告訴你:我不需要這東西。
於是,我換個方式,請他用寫的,寫關於他最近困擾的或不開心的
這個方法奏效,不過他還是惜字如金,不肯多寫,紙上只落下簡短
的三行字
~慾望的騷擾
~思考時的專心度不夠
~很累
字雖少但總有個起頭了!於是逐一開始釐清他想表達的真正意義。
為何要釐清呢?
因為語意難表心意,表達的字眼有時跟真正的感受其實根本不對頭,
但他覺得意思到了!所以我開始問他,慾望是指那些?有沒有出現在特
定的事項?會不會一直來糾纏你,讓你無法控制呢?是否讓你會有無從
選擇的感覺呢?經常陷於要或不要的感覺裡嗎?
當你提問愈多,他透露的就愈多,有時他會修正他剛剛所說的,例如
他覺得累,其實不是因為身體累或不想上學,而是擔心課業不好才會
有心理的疲累感。
有趣的是,當你說中他內心想表達的真正感受時,他會覺得你太了解
他了,還發出讚嘆呢!
其實在談話的過程中,藉著一問一答,他也在思索如何表達,過程中
其實他自己就已經在區辨與澄清了!接下來,就要看他要不要有改變的
意願了!
青少年與成人不同,成人會主動求助將問題揭露,這也代表部分願意
尋求改變的動力;但青少年多半是被迫來談,因此那份主動改變的意
願就需要被點燃。不過有意思的是,青少年服用後的體驗比成年人來
的快且清晰,反而會在質疑的過程階段中很快就穿越了~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